本文通过整理冷链最常用的国家标准,分别从冷链分类、信息管理、追溯管理、冷藏/冷冻食品物流、易腐食品控温、保温车冷藏车、冷库设计等方面摘录相关要点,以作参考。
(一)
《GB/T 28577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其它特殊物品包括:胶卷、定影液、化妆品、化学危险品、生化试剂、医疗器械等。
(二)
《GB/T 36088
冷链物流信息管理要求》
(三)
《GB/T 28843-2012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
③应建立温度信息记录制度,保证物流全程食品冷链温度可追溯。 ② 纸质记录及时归档,电子记录及时备份,记录应至少保存2年。 ② 每次冷链物流服务完成后,服务方应将信息提供给服务需求方。
(四)
《GB 24616-2019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五)
《GBT 22918-2008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
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包括生鲜的肉、蛋、奶、水果、水产品、蔬菜及冷饮、速冻食品等。 ①不同热状态的易腐食品不应在控温运输工具的同一控温空间内运输; ②在控温运输工具的同一控温空间内运输的易腐食品,一般限运同一品名; ③不同品名的易腐食品,货物性质允许混装的,如在控温运输工具内保持或要求的温度上限(或下限)差别应不大于3℃时,可拼装在控温运输工具的同一控温空间内运输; ④有特殊气味的易腐食品,不能同其他食品在控温运输工具的同一控温空间内运输。运输、装载、卸货、转运接驳过程中,易腐食品自身温度变化应不大于3℃;运输工具内温度应在运输温度范围内,温度上限、温度下限与运输温度要求的上限、下限偏差应不大于3℃。
(六)
《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1、保温车、冷藏车工作条件
(即-40.15℃~39.85℃,K即热力学温度,开式温度的单位,开式度=摄氏度+273.15,以下的K均为此意)1、冷库分类
(按公称容积分类,公称容积=冷藏间/冰库室内净面积×房间净高,单位m3)2、冷库的占地面积与防火区分(判断冷库是否合规的重要指标)库房、冷藏间与制冷机房、变配电所、控制室贴邻布置,相邻侧的墙体应至少有一侧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3h)①防火门:冷藏间与穿堂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隔墙,该防火隔墙上的冷藏门可为非防火门。②冷藏门: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冷藏间应至少设2个冷藏门,面积不大于1000平的冷藏间可只设置一个冷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