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铁路冷链物流:呼唤三大推手近年来,铁路冷链物流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随着多式联运的不断发展,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冷链物流领域,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模式正在共同构建起冷链物流多式联运体系。 首先是政策推手 2018年7月,国务院、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公司等多个部门推出“公转铁”改革,促进铁路释放存量资源、提供供给增量。全国各地纷纷出台铁路冷链相关政策,为铁路冷链发展争取土地、财政、税收等扶持。这些改革举措、政策等都为铁路冷链运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进入“十四五”后,《“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重磅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铁路快运”“探索开行定制化的铁路直达货运班列”“推动铁路集装箱冷链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铁路冷链班列等干线运输模式”等要求。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铁路专用线进入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加快铁路机械冷藏车更新升级,鼓励铁路企业开行冷链班列,推动冷链班列与冷链海运直达快线无缝衔接,积极发展“海运+冷链班列”海铁联运新模式。 二是装备推手 从铁路冷链运输装备的发展情况看,据2021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投入批量运用的铁路冷藏车达7700多辆,其中冰冷车5000余辆,成组机冷车2300余辆。为适应新时期易腐食品“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度”的运输要求,我国研制开发了单节式机冷车,以及为快速运输易腐食品用的特种行李车,为我国铁路提供了新的冷藏运输设备。
除此之外,铁路冷链还打破了以往只限于冷藏冷冻的局面,开始在低温恒温运输生鲜农产品方面大显神威,就以相对来说最难以保鲜的鲜花运输来说吧。
云南是鲜花生产大省,过去,在从昆明回来的旅客列车上,我们常可看到旅客手中捧着鲜花或者用鲜花制成的干花,而且大部分都是干花,为何如此?是因为鲜花想要保鲜,必须在采摘花卉后浸泡在保鲜剂中,并置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下进行运输。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新鲜的云南花卉的原因。
在这一背景和市场需求下,前几年,中铁昆明局集团公司与“花加”公司的合作开启了鲜花铁路运输新方式。其“秘密武器”就是蓄冷保温集装箱,它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专为鲜花冷链运输推出的新装备,具有恒温控温、无源释冷、节能环保等优点,能有效确保鲜花生鲜度并降低货损率。从此,云南鲜花再也不用经过昂贵的空运,人们只要坐在家里,足不出户,便可买到便宜新鲜且正宗的云南鲜花。
中铁特货与中国中车研制出由BX1K型集装箱专用平车与B23型机械保温车组成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车组,应用于冷链物流水铁联运新模式。其核心优势是随车配备动力制冷设备,它不仅极大提高了编组的柔性、发货的时效性;同时,最低达-25℃的温度,还可以长运距持续制冷,可以在一个集装箱中根据不同货物的保温要求调节各自适合的温度。
而说到这些“新式武器”,就不能不说说铁路冷链的技术升级。 三是技术推手 近年来,铁路冷链运输装备在新能源制冷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包括锂电池新能源技术、全直流驱动的变频制冷机组促进节能减排,聚氨酯弹性新材料的应用提升了装备的隔热性能。此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自动跟踪定位,实时掌握温湿度等重要信息,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如中铁铁龙在冷藏箱加入了智能化和物联网业务内容,通过互联网、GPRS、传感器实现冷藏箱货物全流程透明可追溯。中铁铁洋作为中国铁路冷藏箱跨境运输的唯一市场主体,与汉欧物流公司对铁路冷藏箱进行深入研发,使运输沿途掌控力、以及突发情况解决能力达到长途冷链规定的要求。中车250公里货运动车组除了安全、经济、可靠、高效;集装化装卸也是突出的优势。全开启式车厢,车厢一侧可大幅面打开,叉车可直接装卸货物,并且采用新型标准集装器技术进行集装化装卸、周转、运输及固定,集装化装卸减少倒装时间和人工成本,生鲜果蔬等冷链产品是其重要应用。 除此之外,在这三大推手的背后,铁路冷链物流基地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要求:根据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在路网中的作用及服务区域不同,分为区域级冷链物流基地和地区级冷链物流基地两大类型。 区域性冷链货物基地要求设置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或市场需求旺盛地区,基本条件为到发量100万吨以上,用地200~500亩,冷库容量20万吨以上,具备商务中心、多功能冷藏冷冻及恒温仓储中心、国际食品交易中心、信息结算中心、农副产品加工中心、检验检疫中心、金融及其他增值服务功能。地区级铁路冷链物流基地主要担负地区性冷链货物集散任务,选址靠近重要地级市、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或农贸批发市场附近。年到发量20~100万吨,用地规模在50~200亩,冷库容量3~20万吨,具备批发、交易、集散、仓储、修理、加工、集中配送、应急仓储、电子交易、质量监控、配套服务等功能。 |